企业报名

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备注:参加南京工程学院校招

北极星电力招聘网-2020春季招聘节
+ 发布信息
南京工程学院校园行

学科类别:理工类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十三五”时期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先后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校”和“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位于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办学条件优越。现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00余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35人次,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和“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等省级人才团队13个,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比超过50%。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工程化项目教学基地和项目工作坊80多个,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3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4亿元,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现有70余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其中,90%以上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性,80%以上专业与江苏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高度契合,35%以上专业是国家和省级重点或品牌特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机械、电气类专业为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江苏省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江苏省重点专业16个,是江苏省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改革3.0试点,全力打造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江苏省教学成果26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和省优秀精品课程13门,国家和省在线开放课程13门;主编出版教材50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4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74部、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27部。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屡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重大赛事国家级奖项;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印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企业121家,成功跻身“江苏省特色众创空间十强”,学生创业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榜百强”10名,其中“十强”3名,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服务国家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学位2个。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3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门,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2项,研究生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4人,数量稳居全国同类院校首位。学校建有国家级电力仿真与控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5个,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机器人与系统集成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17个,先后获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高校、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集体和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称号。2019年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98项,省部级及国家直管行业科技奖24项,承担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120余项,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坚持走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分别与德国、英国、美国、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英国斯克莱德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荷兰撒克逊应用科学大学、芬兰奥卢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办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芬兰奥卢大学建有两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辟了学校国际合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学校依托特色学科和行业优势,主动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科技孵化机制,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合作,实现了应用型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发展。近年来,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江宁合作打造“环天印湖科创示范区”,联合多家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宜兴产业学院,与华为、腾讯云、中天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机联、中电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燕山大学等合作,打造了智能电网、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装备、康尼机电等产业技术研究院9个,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历经百年,学校始终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密切校企合作,注重工程实践,培养应用人才”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沈国荣院士为代表的25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机械、电力、能源动力与核工业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合并组建以来,学校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发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在全国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办学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求实创先”的工作总基调,聚焦内涵发展,聚焦特色发展,切实推进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全力深化“三大改革”,全面推动“六个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

  1. 建筑行业专场
  2. 智能制造专场
  3. 能源与电气专场

    南京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生源情况统计表

    部门 合计
    专业
    小计
    6451
    机械工程学院
    (642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8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流体传动与控制) 8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70
    机械工程 80
    机械电子工程 160
    工业工程 6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13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 79
    金属材料工程 7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77
    复合材料与工程 78
    焊接技术与工程 6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 14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23人)
    核工程与核技术 39
    能源与动力工程
    (火电厂集控运行)
    116
    能源与动力工程 132
    建筑环境
    与能源应用工程
    65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生产过程自动化)
    40
    能源与动力工程
    (制冷与空调工程)
    31
    电力工程学院
    (720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8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0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配电工程) 8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 102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47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37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54
    自动化学院
    (551人)
    测控技术与仪器 103
    自动化 171
    自动化(数控技术) 153
    自动化(数控技术)(专转本) 42
    自动化(机器人) 82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569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82
    电子信息工程 82
    电子信息工程 (专转本) 44
    通信工程 167
    通信工程(电力通信) 43
    信息工程 7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78
    计算机工程学院
    (580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7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9
    软件工程 91
    软件工程(专转本) 40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83
    网络工程 41
    网络工程(嵌入式培养) 77
    数字媒体技术 47
    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培养) 74
    经济与管理学院
    (583人)
    财务管理 50
    工程管理 45
    国际经济与贸易 73
    会计学 127
    人力资源管理 46
    物流管理 4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4
    市场营销 67
    市场营销(电力市场营销) 28
    工程造价 62
    建筑工程学院
    (452人)
    建筑学 58
    土木工程 86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156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转本) 42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 73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37
    艺术与设计学院
    (267人)
    环境设计 56
    产品设计> 29
    动画 31
    工业设计 36
    视觉传达设计 58
    工艺美术 57
    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
    (343人)
    车辆工程 204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78
    汽车服务工程 61
    环境工程学院
    (207人)
    环境工程 72
    环境工程(电力环保) 70
    水质科学与技术 32
    能源化学工程 33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107人)
    社会工作 34
    劳动与社会保障 73
    外国语学院
    (85人)
    英语 30
    商务英语 55
    工业中心
    (280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控加工) 9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加工与维修) 53
    自动化(系统集成) 93
    自动化(系统集成)(3+2) 43
    研究生处
    (129人)
    机械工程 57
    电气工程 72
    企业报名> 个人报名>